工作人员做仪器校准时要有严勤的工作态度,校准的目的是对测评对象进行严格的检测,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确保量值准确,属于自下而上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这种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程作出相应规定,按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及校准标识

在做仪器校准时,工作人员应该有严格的工作态度。校准的目的是严格检测被评定对象,评定测量装置的示值误差,保证数值的准确性,属于自下而上的量值溯源的一组操作。该示值误差的评定应根据组织的校准规定,按照校准周期进行,并做好校准记录和校准标记。


一、确定校准周期的依据

先说校准周期,即确认间隔,它是衡量计量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在用计量器具的合格率。只有严格执行校准周期,才能保证科研生产等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数值的准确可靠,需要科学地确定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不符合怎么办?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量器具的校准周期是否合理,取决于校准合格率和器具的历史校准记录,可作为基本依据。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或操作环境的变化,或测量仪器使用方法和条件的变化,都可能导致仪器不准确。因此,当测量仪器的校准周期结束时,应立即进行校准。此外,在有效校准期间,还应不定期检查仪器的偏差状态。根据以上信息,对校准周期进行适当调整,适当延长或缩短校准周期。


二、确定仪器校准周期的原则

确定校准周期必须遵循两个相反的基本原则:


1.计量器具在此期间超出允许误差的风险越小越好;


2.经济合理,使校准费用尽可能少。为了找到上述风险和成本之间的平衡点,必须用科学的方法,积累大量的实验数据,经过分析研究后确定。


3.必须按照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校准吗?


用户的使用情况千差万别,如果按照检定规程规定的周期,不分青红皂白,机械地进行检定,很难保证所有的计量器具在检定周期内都是合格的。因此,校准周期必须根据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确定。但由于实际情况的复杂性,很难正确确定校准周期,只能做到大体正确合理,使实际情况更加完善、科学、经济、合理。


不能盲目缩短仪器的校准周期,否则会对测量仪器的寿命、精度、产量和人力产生不利影响。但仅仅因为资金或人员不足而延长校准周期是非常危险的,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准确的计量器具而带来更大的风险甚至严重的后果。